Document

劳动纠纷长达9年 工会“法理+情理”化解

2025-10-20 09:38:29   

“李部长,生活费已打到我的工资卡里了,我感谢工会的贴心帮助!”今年6月的一天,某煤矿职工张某给徐州市贾汪区总工会法工部部长李其彬打来感谢的电话。至此,长达9年的劳动纠纷,通过工会法律援助得以化解。

据了解,某煤矿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致使张某两次仲裁、两次法院裁决,但其结果都使矛盾没能化解。

2016年6月20日,张某被解除劳动关系,后来多次到某煤矿请求撤销解除其劳动关系的决定,恢复工作岗位,但某煤矿拒不履行。张某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后,某煤矿拒不执行裁决,又经区市两级法院判决,撤销了某煤矿的解除决定。张某多次去协商请求安排工作、赔偿生活费等事项,某煤矿拒不给张某安排工作,也不支付其工资、生活费。

2019年5月,张某迫于无奈,再次申请仲裁,又经市中院判决,支持了张某的诉求。此后,张某又多次要求某煤矿安排工作,支付其工资和生活费均被拒绝。

2025年5月8日,张某来到了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立即建立了劳调小组,通过调查了解:张某在某煤矿工作5年,是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虽然经过仲裁和法院的裁决,某煤矿不履行裁决。

通过现场释法,某煤矿相关负责人认识到在解除同张某的劳动关系时,存在法律知识缺乏,消除了在调查前期蛮横,强词夺理情形。经过现场调查,交流商讨,精准锁定双方诉争焦点。

5月20日,为解决长达9年的劳动纠纷,劳调小组当即决定,启动“调解+多元联动”机制就地解纷,最大程度减少当事人奔波诉累,组织人社、法院等部门经过分头再做工作,通过“法理+情理”劝说,某煤矿委托代理人表示:“我们也不想把事情闹僵,他向企业要工资、生活费等费用9.7万元,只是需要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我也有过错,生活费可以降低。”张某作出了让步。

经过一上午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某煤矿支付张某生活费共计21969元,该款项于2025年6月30日前一次性付清。因张某两次与某煤矿对簿公堂,已有新工作,不再要求安排工作。协议达成后,张某与某煤矿就劳动关系的各项权利与义务一次性处理结束。

贾汪区总工会依托工会维权服务阵地,在12个辖区镇、办事处设立法律援助站,推行“上门问诊”“多方参与”“法理共情”等多种调解模式,打破传统办案的空间局限与部门壁垒,通过快速联动机制,聚合多方力量,组建针对性调解小组,根据劳动争议的特性,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崇尚法律是对工会法援工作者的根本要求,崇尚实干务实是推进工会维权必须坚持的问题导向,不负重托是实现新时代职企法治维权之期盼与温暖。法理与温情相统一。在劳动争议调处中,区总工会讲法度,又讲温度。9年的劳动争议案结事了人和,比一纸判决更有意义,这或许是劳动争议以调为主最圆满的体现。

桑娟 阚颖 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