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江苏有线积极探索国企官微运营新路径

2025-10-16 09:26:24   

在媒体深度融合与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有效运用新媒体平台传递企业价值、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品牌影响力,已成为新时期国企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有线”)积极探索企业官微运营新路径,将官微定位为价值传播的核心枢纽与数字化连接器,通过平台化运营实现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提升,不仅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更在理论层面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三位一体”传播体系与内容创新机制。“江苏有线”官微创办7年来,年均发布优质稿件1200余篇,稿件阅读量屡创新高,稳居新榜企业公众号榜单江苏省属企业前茅,为国企新媒体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样本。

创新传播体系,构筑“三位一体”新格局。“江苏有线”官微构建的“对内连心桥、对外形象桥、对上信息桥”三位一体传播体系,在国企新媒体阵营中独树一帜。相较于单向信息发布、缺乏系统化运营思维的传统模式,江苏有线通过内部凝聚、外部塑造与信息反馈三大功能的协同运作,形成了完整的传播闭环。对内,以“连心桥”凝聚员工力量,通过“一线寻‘新’”等品牌栏目,深入挖掘基层员工的感人故事,有效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对外,以“形象桥”塑造品牌形象,持续输出高品质内容,系统提升“江苏有线”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每篇推文都在潜移默化中增进用户对品牌的了解和信任,使官微成为品牌建设的重要阵地;同时,其创新的传播体系突破传统国企“上传下达”的简单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桥”的纽带作用,建立起完善的用户反馈响应机制,通过定期收集分析用户留言和市场动态,使官微成为洞察市场需求的重要窗口,实现了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转变,为企业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三大桥梁相互支撑、协同发力,共同构筑了江苏有线官微独特的传播新格局。

注重内容表达,打造特色传播模式。江苏有线探索出的“现场+故事+价值”三维叙事法,为国企宣传工作的内容输出提供了优秀范本。相比于一些国企新媒体内容单调、形式僵化、语言官样的普遍问题,江苏有线的抢险保通宣传通过“暴雨夜袭、72小时连续奋战、5万户信号恢复”等生动细节,“老师傅带徒笔记”“青年技术员创新攻关”等鲜活故事,真实展现了新时代有线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其宣传效果显著优于工作简报式的内容传播。此外,“周末,评论区见……”“全家福征集”等互动活动吸引了大量员工和用户的积极参与,在服务用户、树立品牌、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做好内容创新的同时,江苏有线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既严把政治关、内容关、质量关,又鼓励小编团队运用网络语言进行创新表达。这种做法能够让官微内容既保持高度又富有温度,在规范性与亲和力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赢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完善制度体系,提升运营管理效能。江苏有线通过建立分级负责制、培训机制、考核激励与内容审核机制,形成了一套系统化、制度化的官微运营管理体系。实行分级负责制,在省公司各部(室)、分子公司设立新媒体部,省公司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此举既保证了内容来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又确保了内容质量的统一性和专业性,使官微内容既丰富多元又保持较高水准。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官微运营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对优质稿件和优秀编辑给予表彰奖励,并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核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确保内容安全准确。制度的创新,有效激发了基层的创作活力,官微投稿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也逐渐形成。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官微运营实现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为持续产出优质内容提供了坚实保障,推动官微运营效能不断增强。

江苏有线官微的创新发展,不仅显著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更有力地促进了其业务的长足发展。很多用户通过官微了解到企业的最新动态和服务资讯,对企业服务的使用黏性和品牌信任度随之得以提升。官微已成为连接企业与用户的重要纽带,在服务用户、树立品牌、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接下来,江苏有线将进一步深化企业官微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新媒体平台,为国有企业在数字时代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供“江苏有线方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而深厚的舆论动能。

通讯员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