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江都爱心车队优质服务温暖一座城

2025-10-11 08:34:51   

上图:爱心车队集结——“编外警车”整装待发。

下图:爱心车队带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走进“春天”。

徐慧婕 李亚平

扬州有一道风景叫瘦西湖,扬州又有一道风景叫爱心车队。前一道风景是静止的,后一道风景是流动的。静止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流动的风景沁人心脾。

每年的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2018年年初,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江都爱心车队全体队员充分讨论后,一个切合出租车行业特点、涵盖出租车服务内容、创新出租车服务方式的名为“天天125”的品牌活动应运而生。

这是一个丰富多彩且着眼长远的服务项目,既包括了“新春走亲戚”“爱心助考”“牵手特殊教育”等多项传统活动,也融进了“导路”“导游”“助警”等新的元素。逐步形成一个功能完善、保障有力、服务优质的“三导”“五助”服务体系。

“导路”——面对陌生的街道、复杂的岔口或是突发的临时封路,不少市民和游客会感到迷茫无措。江都爱心车队的驾驶员们对城市脉络了如指掌,化身“活地图”和“指路灯”,不仅能够提供精准的路线指引,更能根据实时路况和经验,灵活推荐最优路径,帮助乘客高效、顺畅地抵达目的地,让每一次出行多一份安心与便捷。“导游”——随着江都区域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涌向江都。出租车驾驶员在营运中,常会有外地游客询问“江都有啥好玩的地方?”“江都有啥好吃的东西?”这时,对区域内各种情况熟悉得如同熟悉自己掌纹的出租车驾驶员来说,那真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导讯”——对于许多驾车出行的人来说,“路堵”是颇让人头疼的一件事。爱心车队和扬州、江都电台联动,利用出租车遍布城乡的独特优势,实时播报各种路情路况,既方便人们根据信息选择性出行,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道路拥堵。

“助学”——这是爱心车队坚持多年的一个服务项目,资助一些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多年来,爱心车队队员们坚持把每月的第一笔营业收入捐献给助学基金。尽管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个光荣传统一直坚持了下来,有两位贫困学生从小学三年级起就成为爱心车队的捐助对象,一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现在还参加了爱心车队的公益活动。“助老”——与社会上的一些爱心组织及相关社区联动,利用节假日,走进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打扫卫生,清理垃圾,走访慰问孤寡老人,把社会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助考”——2009年,江都爱心车队在江都率先开展了爱心助考活动,17年来,爱心车队通过“点对点”、驻点、流动等多种方式,为100多位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和他们的家人提供贴心服务,涌现出以“最美摆渡工”为代表的众多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好人好事,在社会上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示范效应。“助残”——主要是和江都特殊教育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组织孩子们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八年开展了“相约春天”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社会的温情。“助警”——切实发挥“编外警车”职能,利用出租车服务范围广、机动性强的特点,不断完善与公安部门的联动机制,为江都社会治安水平的不断提升贡献力量……

一群人温暖一座城。他们就是一座城市的“宣传大使”和“形象大使”。这句话是对爱心车队全体队员多年的辛勤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爱心车队的所有成员在出租车服务岗位上,用点点滴滴的平凡善举,春风化雨般把温暖送到需要帮助的人们的心坎上。

一位江都本土诗人创作的诗歌《感恩有你一路同行》这样形容江都爱心车队的善举:

“你们的事迹很平凡,

没有惊天动地,

可点点滴滴温暖着人们的心窝;

你们的言语很朴实,

没有气壮山河,

可字字句句都是爱的传递情的诉说,

你们用责任书写小城大爱,你们用热情装点春夏秋冬……”

爱心车队的全体驾驶员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着、奋斗着。比如“斌哥有约”栏目,自亮牌以来,已经为60多位乘客包括不少外地游客找回了行李箱、文件袋、钱包、手机、身份证等物品,累计价值百万元以上,受到了社会各界和游客的普遍赞誉。现任爱心车队队长王斌表示:寻找失物有时真的很麻烦,但只要“物归原主,乘客满意,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三导”“五助”既是对江都爱心车队以往工作的全面概括,也是对未来实践的更新要求。把这些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让群众更满意,就是爱心车队所有队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来自江都爱心车队的全国劳模徐永葆表示:“我们的工作永远都是进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认识,牢记使命担当,坚持创新发展。因为,我们肩上的责任,还很重,我们脚下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