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既“吸睛”又“吸粉”的比拼
2025-09-09 09:09:43
本报通讯员 唐秋冰 许莉莉
“家人们看过来,我们家这款非遗芝麻糖,咬上一口,又酥又脆,是家的味道哦。赶快点击屏幕下方的小黄车,千万不要错过!”镜头前,选手们手持一块芝麻糖,用生动的解说和试吃展示赢得大家的赞赏。近日,常州市第十八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网络主播(互联网营销)职业技能竞赛暨职工互联网营销职业技能大赛常州市选拔赛在市工会干校拉开帷幕,来自14支代表队近60位选手齐聚一堂,在方寸屏幕间展开了一场既“吸睛”又“吸粉”的比拼。
此次大赛由常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共同举办,以“工会护航新业态,主播竞技展风采”为主题,内容涵盖产品推介、才艺展示等环节,既考验选手的临场应变能力,也注重其对本土文化、特色产业的理解与传播。大赛评委、资深主播常英表示,优秀的网络主播不仅要会“带货”,更要会“带情”“带韵”,“我们看重的是选手能否把地方特色、时代精神融入直播内容,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
经过激烈角逐,10名选手脱颖而出,第一名、第二名选手袁雯、谢文花将直接晋级全国职工互联网营销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来自市主播行业工联会的参赛选手袁雯说:“从前期的脚本策划到镜头前的表达张力,从对产品细节的深度解读到与虚拟观众的即时互动,每一个环节都在刷新我对‘网络主播’的认知。我们不只是‘镜头前的发声者’,更是连接优质产品与消费者的‘信任桥梁’,是传递行业温度与社会价值的情感纽带。”据了解,这场网络主播大赛已成为挖掘本土直播人才的“孵化器”,不仅为普通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搭建起一座连接特色产业与广阔市场的桥梁。
据常州市总工会介绍,该市今年8月已经在新就业形态领域举办了快递行业、网络主播两项职业技能竞赛。两项竞赛都以新业态劳动者的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为抓手,考核模块和内容的设计,与他们的日常相连,是接地气的实地检验、实战考核。两项竞赛不仅在基层一线营造了“比技能、展匠心”的浓郁氛围,更引领了新业态劳动者职业培训、职业规划、职业发展的成长方向。此外,两项赛事都实现了组织、覆盖、协同“三个创新”。大赛不仅实现了工联会、行业、企业、职工以及社会面的广泛联系联动,还首次与全总、省总相关赛事一体贯通,在赛制、规则以及晋级方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