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破难题,为企业锻造“增效密码”
2025-09-01 10:19:44
本报讯(通讯员 朱婷婷 记者 丁彬彬)近日,在沭阳县总工会“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中,全国劳动模范、宿迁市苏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杨可平带着他的“独门绝技”,为沭阳昱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送来一场“及时雨”。从车间难题到效益增长,这位劳模用实打实的技术突破诠释了“工匠助企”的硬核力量。
在沭阳昱企机械的车间里,厢式车前门铰链的锻造曾是块“硬骨头”:产品成型缺陷多、材料浪费严重、模具磨损快,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像块绊脚石,让企业产能始终“提不上劲”。企业负责人向县总工会求助,沭阳县总工会第一时间牵线,杨可平当天就带着工具包扎进了车间。他守在加热炉旁测量加热温度,盯着锻压机床采集压力数据,蹲在模具前分析材料流动趋势,把每个环节的工艺参数摸得一清二楚。没有花哨的理论,只有落地的方案。杨可平带着企业技术工人逐项攻关:给加热设备换上定制的中频加热铜圈,加装自动定时加热和脱离装置,让温度稳定得“分毫不差”;重新设计预锻模具的型腔弧度,让金属坯料“顺顺当当”成型;把终锻模具改成模块化分型结构,磨损了随时能换零件,寿命一下子延长了一半。他边改边教,从设备调试到操作手法,手把手把经验传给工人。算下来,这波工艺改进直接为企业带来20万元的预期效益。
沭阳县总工会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擦亮“劳模工匠助企行”这一品牌,让更多“杨可平”式的工匠人才扎根企业一线,用匠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锻”造新动能。同时,以劳模技术服务队为桥,让精湛技艺走进车间班组,让劳模工匠们宝贵的实战经验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