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出四项国家专利的空调维修工
2025-08-15 10:09:59
炎炎夏日,空调成为人们消暑纳凉的必备家用电器,也是空调维修工最忙碌的时候。在扬州市江都区,有一位名叫吴跃山的空调维修工,最近凭借他完成的“空调新型四通换向阀”设计,第四次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收入自己的囊中。
年轻时,吴跃山曾在江都画笔厂工作,后转行进入空调维修行业。从1990年进厂学习空调维修技艺,到1997年企业倒闭后自立门户开设先锋家电维修部,他手中的螺丝刀拧紧了岁月,也拧开了他创新思维的大门。许多同行难以解决的难题,在他手中轻松解决,并且完成了一系列创新发明。
吴跃山的第一项专利,是在他受伤的情况下取得的。新买的空调,或者制冷液泄漏的空调,都要加注制冷液,使用的工具叫“顶针连管式加液装置”,加完后拆卸时,残留的制冷液低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经常会冻伤维修工人的手。有一次,吴跃山的左手食指被严重冻伤,几个月后才恢复。在养伤时,他开始琢磨去掉原来设备上的“顶针”,增加一个外置手轮进行调节,在拆卸加液装置时,先通过手轮放光残留的制冷液,再拧开螺帽,这样就避免手指被冻住。经过反复改进,一种“空调外置手轮”横空出世,并且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吴跃山的创新脚步从未因年龄停歇。他最新的灵感,依旧来自维修中反复遇到的痛点——空调冷暖切换的核心部件四通换向阀故障频发。这个堪称空调“心脏”的部件,决定着冷热流的走向,却偏偏是故障高发区。传统四通换向阀依靠压缩机产生的系统压差推动内部活塞运动来切换冷热模式,一旦内部串气或活塞卡死,空调就无法正常工作。
在一次处理完因四通换向阀串气导致空调出现的故障后,一个念头在吴跃山脑海闪现:设计一种更可靠、维修更方便的新型四通换向阀。传统设计一旦内部卡死,必须拆下手动拨动滑块复位,且切换需要特定压差,这些都限制了其可靠性和便捷性。吴跃山的核心构思,是彻底改变驱动和复位方式:采用外置动力驱动阀门,即使电机故障,也能轻松在外部手动复位,免去整体更换的麻烦。
2024年上半年,吴跃山终于将多年的构想付诸实践。他重拾年轻时在画笔厂练就的制图功底,铺开图纸潜心设计。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阀芯部分耗费了他巨大心血。“阀芯两端设计了特殊的弧形凹槽,这是实现90度正反旋转就能完成180度冷热通路切换的关键,也是最需要巧思的地方。”他解释道。
经过整整半年时间的潜心钻研、反复修改图纸并动手制作样品,吴跃山的新型四通换向阀设计终于成功。它的工作原理实现了根本性的变革:摒弃了依赖系统内部压差推动活塞的模式,转而采用外置动力直接驱动阀芯进行精确的90度正反旋转,从而完成制冷与制热模式的切换。即便驱动电机损坏,也无须拆解阀门,仅需在外部轻轻手动拨动阀芯即可复位,大幅简化维修流程,降低成本。此外,这种设计由于无须高压差推动,运行起来也更安静、更节能。
尽管这项发明仍处于样品阶段,尚未投入实际应用,但手捧专利证书的吴跃山依然充满热情。在他家中,那台二手的轻型台式钻床见证了他动手实践的过程。这位从维修一线走出的“草根发明家”,再次用智慧和执着为解决行业痛点贡献了创新方案。他的第四项专利,不仅是对其钻研精神的肯定,也为空调核心部件的优化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程文萱 王槐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