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苏超”,火的不只是足球

2025-07-24 09:15:34   

2024年11月,江苏省在南京、苏州两个城市间举办江苏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如今看来,这场赛事就是当下“苏超”的雏形。

“去年对抗赛的观赛效果非常好,赛事结束之后,省里就召集省体育局及相关部门开会,讨论把其他的11个城市一起拉进来,打一个这样的足球联赛。”江苏省足协副主席王小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办赛初衷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百姓的关注,让不看足球的人们也能接触足球比赛。

2025年5月份,由江苏省体育局与各设区市政府联合主办,各设区市体育局、省足协和省体育产业集团共同承办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开启。球迷戏称这场业余性质的比赛为“苏超”,是在名称上让其与职业联赛对标,也是对“家门口足球”的期待。

据江苏省足协方面透露,为了迎战“苏超”,13个设区市的队伍组建都十分积极。有的队伍在去年底,就已经发布了招募通知。

为给家乡球队“撑场”,一些职业球员、退役教练纷纷加入,让比赛质量明显提升,也逐渐吸引了各方关注。

据悉,“苏超”的职业球员类似职业联赛里的外援。为保证办赛水平和比赛的观赏性,每队限制3名职业球员。

“我们球队是今年3月份刚组建的,队员有学生、有教练,还有一些在各个行业上班的工作人员。”南京队队长兼教练杨笑天表示,与职业球队不同,参加“苏超”的南京队训练大多安排在晚上,因为队员白天都有各自的工作和学习,都比较忙,只有下班或者放学后才能集中训练。

根据赛事规则,参赛的职业球员必须要跟这个城市有密切的关系:本身是当地人,在当地从事职业足球达到5年,或是出自当地青训等。

除此之外,“苏超”主打突破传统的身份和界限,秉承“谁行谁上”的原则,这降低了参赛球员的门槛,也扩大了赛事乐趣的覆盖范围。

“‘苏超’的火爆,本质是地域文化认同、基层体育活力与数字时代传播规律的共振。”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黄海燕分析认为,当参与者将自身与城市符号紧密绑定,便会激发出强烈的归属感与传播欲。

在赛事商业化运营中,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以“专业运作+资源整合”策略,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赛事冠名赞助商,并联动多个行业、企业,彰显赛事商业价值。

赞助经费将精准投入赛事奖金池、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以及竞赛专业保障等领域,形成“商业投入—赛事升级—品牌打造”的良性循环。

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顾晔说:“赞助商通过自有传播渠道为联赛导入流量资源,联赛平台则为合作品牌提供精准曝光场景,实现品牌价值与赛事影响力的‘双向奔赴’。通过‘资源互哺’的创新模式,提升联赛商业价值与品牌传播效能。”

场内是对手,场外是朋友。终场哨响,属于球迷的“第二场”开始了,潮涌的人群涌向了夜市和景区。

据统计,常州赛区推出的“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本地萝卜干品牌线上销量翻倍;镇江西津渡景区夜游人数较平时增长3倍;盐城推出的“观鸟+观赛”套餐,预订量超2万单。

2025年年初,江苏省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建立公正、透明、有序的奖励机制,加大对相关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增强高质量发展持久动力,进一步打通“流量变增量”通道。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通过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方式,江苏省文旅场所举办的各类赛事活动超502项次,累计68.1万人参赛,带动客流615万人次,拉动住宿、餐饮、旅游消费超30亿元。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川表示,将进一步聚焦足球联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抓住赛事机遇、用好赛事资源,支持赛事举办地文旅部门和文旅企业积极参与、主动配套、靠前服务,在比赛期间策划专题旅游产品,推出便民惠民措施,以优质文旅供给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力争把“流量”变成“留量”、把“客流”变成“游客”。

据统计,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端午赛期,有9万名观众现场观赛,带动主场6个城市的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