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宿迁:产改“三提工程”枝繁叶茂

2025-07-23 09:25:00   

本报讯 (通讯员 闫超杰 记者 丁彬彬)围绕全市15条重点产业链开展产改集群培育,形成江苏奇纳新材料《“四大行动”建强队伍 致力成为全球高端金属材料最佳供应商》等一批典型做法,长江精工“323”培养机制近日入选全省深化工会改革重点机制建设项目典型案例,产改示范效应持续放大。这是宿迁市总工会实施产改提效工程、技能提质工程、工匠提优工程的又一新成果。

宿迁市总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为目标,制定全市劳动和技能竞赛目录,进一步深化“333”竞赛活动,组织开展引领性竞赛12场,探索形成“技能人才‘三位一体’激励体系”做法,被省产改专报刊发推广。深化“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组织“师带徒”活动131人次,服务企业379家,解决技术问题108个,产生经济效益0.51亿元。启动劳模工匠“点亮工程”,发布劳模工匠技能成果35项。印发《“宿迁五一工匠人才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围绕“工匠五力”(引领力、成就力、创新力、专注力、传承力),推动建设宿迁五一工匠人才库。

该市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组织召开全市产改联席会议,建立《条例》落实定期会商、人大代表监督评价两项工作机制,推动产改成员单位和各级工会组织细化目标任务、排出序时进度,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推进的整体合力。围绕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优选一批质态好、行业有影响、工作成效显著的试点企业,提炼特色做法,打造产改工作标杆。用好《产改路上我争先》专栏,持续报道产改经验做法,推动各地提炼总结工作亮点,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展示产改成果。围绕产业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组织引领型、技能型、群众型劳动和技能竞赛。深入开展“五小”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进一步完善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库,有效激发一线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推动五一工匠培育,选树更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工人,努力将更多优秀人才纳入人才库。继续开展求学圆梦“双晋”行动,注重发挥工会、企业和职工三个积极性。探索开办职工夜校,整合优质资源开设技能培训、文化艺术等特色课程,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技能培训与文化活动,满足职工多元需求,提升学历技能水平。深入推进“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强化“线上平台、院校平台、市外平台、成长平台、活动平台、关爱平台”六个平台建设,广泛征集服务、需求两项清单,组织劳模工匠开展技能培训、联合攻关、“揭榜挂帅”“师带徒”等活动,贡献智慧力量,解决技术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