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聚合力,职工幸福更有保障
2025-07-22 09:12:21
本报通讯员 张强 卢克余
江苏华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试行“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建立职工按业务技能、创新成果、工作实绩、贡献大小参与工资分配的良好机制,做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多亏了工会的帮助,我被拖欠了8个多月的工资终于结清了!”前不久,侯师傅致电金湖县总工会,感谢工会介入帮助他异地讨薪。
“如果没有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给予的资助和关怀,我可能早就撑不下去了!”在淮安市总工会和市慈善总会组织的情系职工慰问座谈会上,困难职工张师傅满含热泪地说。
这些是淮安市总工会“工会+”取得成效的一个个剪影。
近年来,淮安市总工会强化与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动,通过“工会+行业主管部门”“工会+司法部门”“工会+职能部门”等举措,在薪酬协商、法律维权、困难救助“三大方面”精准出招,托起了职工“稳稳的幸福”。
工会+行业主管部门,搭建职企“连心桥”
“在推行‘能级工资’后,每个月收入多了1000多元。如果再升一级,就能多300元至1000元补贴,如果再多学其他工种,还能拿更多奖励。”江苏双环齿轮有限公司精车间车工师傅于洋洋谈到企业的“能级工资”时乐呵呵地说。
在淮安,像江苏双环齿轮有限公司这样签订“能级工资”的企业还有不少,既让职工得实惠,又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据了解,近年来,双环齿轮职工发明100余项国家专利,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3200余万元。
在推动集体协商工作时,淮安市总工会发挥“工会+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按照企业分类,主动联合人社、工信、工商联、商会等集体协商会办,协同发力;对开发园区内小微企业,通过街道协助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全覆盖;对新业态企业,商请邮政物流等行业主管及法律专家,指导签订行业集体合同。
与此同时,全市各地各企业靶向施策,纷纷出招,涌现出不少好举措、好方法。淮安经济开发区创新实施“工会+网格员”做法,将24名培训合格的网格员纳入集体协商队伍,弥补了集体协商力量、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不足。仅2024年,该区通过实施“驻点协商”“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企业达99家,惠及职工超1.5万人。企业劳动关系更加和谐,职工创新创造活力也被充分激发。
工会+司法部门,多元化解“烦心事”
“本来没有多大指望的钱,在工会‘娘家人’帮助下,终于拿到了!”淮安市淮安区某公司职工潘跃乐谈及讨薪之事,依然对工会充满感激。
维权之所以能得到快速解决,“工会+司法部门”的作用功不可没。
淮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尹树文说:“职工权益受到侵害,工会挺身而出义不容辞。但由于工会没有裁决权,往往在维权过程中‘单兵作战’,只能提供法律援助,督促、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现在不同了,通过建立‘工会+’相关机制,筑牢维权‘防护墙’快速解决职工‘烦心事’。”
在职工维权中,市总工会发挥联动优势,借力助力,建立“工会+司法”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机制、“工会+检察”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协作机制、“工会+仲裁+法院”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等,出台《建立市劳动争议案件法律援助“四方街接”机制》《关于加强协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工作办法》《关于完善“调裁审一体化”机制深化劳动争议源头治理的实施意见》等。今年初,市总工会联合市司法局制定《关于建立淮安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的意见》,成立调委会,并依托工会驿站建立调解工作室,构建从预防到化解的全链条保障体系,有力维护了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淮安市清江浦区网约送餐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李某,因其依法履职被某平台解职降薪。在当地市、区两级工会及时介入,多次沟通无果之下,工会援助律师帮其依法维权。“工会不仅为我维权撑腰,还帮我找到了工作,工会这份关怀太贴心了!”李某由衷地说。
工会+职能部门,兜底纾困“揪心事”
据了解,因病致贫返贫是职工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在推动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过程中,淮安市总工会在“谁来帮”上想办法,在“如何帮”上出实招,取得显著成效。
仅2024年,市总为57人次报销自付医疗费用40.5万元,发放职工医疗互助金970.81万元,惠及职工5500余人次,投入318.05万元为2.04万名职工提供贴心帮扶,为275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95.4万元。
在帮扶工作方面,市总工会先后与相关职能部门携手,推出了一系列“工会+”举措:和市慈善总会签订合作协议,定期用慈善捐款为困难建档职工救助帮扶;与人力资源公司合作,开展就业帮扶;与社工部合作,开展“两新组织”职工服务;与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联手,开展特殊群体职工维权服务;与卫健、教育部门合作,开展职工暑期托幼服务。今年,全市重点推进“零就业”职工家庭清零行动,为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建立和完善档案,做到“一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举措”。
另外,市总工会还在全省率先实施城市困难职工“兜底”保障工作,即困难职工家庭年度医疗支出除去医保报销之后,个人自付部分超过3000元的,将给予“兜底”解决。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职工老张就是其中一位,他患主动脉夹层住院,前后花去医药费用30多万元。市总工会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慰问,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4万多元医疗“兜底”保障。
自实施以来,市总工会已为140多户身患重病的困难职工家庭“兜底”医疗费用近100万元。同时,考虑到职工重病不仅给家庭带来经济重压,还会对家庭成员的身心造成巨大创伤,又为每个困难职工家庭成员购买了258元“升级版”的“江苏医惠保1号”。仅今年就有57户困难职工家庭181人享受到了“医惠保”,让困难职工又多了一份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