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建立“师带徒”机制 破解新进员工“技能荒”
2025-07-21 10:04:03
江苏方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要从事环保设备研究、除尘器设计、除尘面料、除尘骨架及配件生产、销售等业务。该公司现有职工75人,其中女职工32人;共有布袋、高温、常温、PTEF织布、骨架车间5个,10个班组。公司成立18年来,从几个人的小作坊做起,现已拥有规模厂房、各种现代化生产设备,2022—2023年公司还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25年初,公司因业务扩张,对熟练技术工人需求激增,但新招录的职工多为生手,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独立上岗周期不固定,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尽快提升新员工实操能力,公司希望通过建立规范的“师带徒”制度,破解新进员工“技能荒”,为公司长足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工会也希望借此激励老师傅传承技术,带动新员工成长,全面提升员工技能,提高员工尤其是师傅和徒弟的薪酬,促进劳动关系进一步和谐。
2025年春节复工后,方舟公司签订了一批订单,业务量较大,但因新招录的员工业务不熟,对按期交货带来了一定影响。为了让这些新员工尽快掌握岗位技能,熟练上岗操作,确保公司按时保质保量完工,公司作为行政方主动向工会提出就建立“师带徒”津贴制度进行集体协商的口头要约,工会方在第二天就进行了回复。
公司方总经理主动担任首席协商代表,并指定公司生产厂长、技术厂长、财务经理为协商代表。工会方工会主席作为首席协商代表,布袋、骨架车间两名资深师傅和一名刚录用的工人作为职工方代表。
在调研和准备阶段,公司方主要分析技术岗位缺口和技能需求,测算可能的投入成本,草拟初步的师带徒方案。工会方通过组织个别谈话、职工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一线员工尤其是老师傅和新招录的工人对“师带徒”津贴的期望、建议和意见。打听行业内外其他企业的做法。
经过短时间的准备,双方就相关师傅资格认定、津贴标准、出师标准、出师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在召开的专题协商会议上双方围绕三个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
关于师傅的资格认定标准。公司方以工龄5年以上和产品质量优异等为主要标准;工会方建议应增加教学能力和带徒弟的积极性以及耐心等综合评估。协商结果为:从事岗位工作5年以上、近三年没有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被公司表彰奖励过、有一定的带徒弟的能力和积极性等,作为带徒师傅的参考人选。公司将建立师徒双方双向评估机制,徒弟可对师傅的指导态度、方法、能力等进行匿名反馈,作为评选优秀师傅的参考。
关于师带徒津贴和师徒双方的待遇。工会方认为根据徒弟出师的时间和效果,直接给师傅每月补贴300—500元。公司方为了充分调动师徒双方的积极性,公司愿意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补贴,即徒弟一个月的产量按公司定额计算给师傅,师傅的带徒经历与成效可作为年度优秀员工评选的重要加分项。徒弟的工资由公司支付,出师者可享受3000元/月基本工资,出师后徒弟按照正式工待遇和公司规定的计件工资等制度执行;未出师者只支付2400元/月。工会方同意公司方的方案。
关于师带徒的时间。考虑到公司布带、骨架车间教、学难度都不大,徒弟出师复杂程度也不高,协商结果为:师带徒时间为一个月,师傅每周用于教徒弟的时间不得少于4个小时。
经过缜密的调研、沟通、整个过程简易快捷,最后就几个核心问题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形成了会议纪要,双方首席代表在会议纪要上签字认可,并一致同意将协商结果列入在年中即将到期的综合集体合同中。
江苏方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关于师带徒制度的集体协商,采取了灵活简易、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既节省了时间,又提升了资深员工带徒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使新员工技能提升更快、更扎实,实现了职企双赢,促进了劳资关系更加和谐,企业竞争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王阿芹 周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