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聚焦新业态产业工人  打造产改“新”品牌

2025-01-02 10:07:13   

长三角新就业产业园位于无锡市新吴区,于2021年5月正式开园,是国内首个以新就业产业培育和新职业技能培训为主题的创新型产业园区。产改工作开展以来,园区以打造长三角领先新就业产业园生态圈为目标,整合新业态职业咨询、新就业产业服务等机构,累计举办培训、赛事、沙龙、研讨会等主题活动180余场次,为赋能优化新就业产业工人群体的职业素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聚焦思想引领

激发新业态产业工人认同感

注重学习提高,塑造“新”形象。紧扣长三角新就业产业发展布局,依托“午间壹小时”、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微课堂、“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26次,开展新《党章》《二十大报告》白皮书等“送学”上门活动37次。通过“空间功能叠加、阵地资源共享”的方式,构建新就业群体“学习矩阵”,依托“新炬HUI客厅”,设立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角”,投放学习书籍、宣传资料等。实施“红巢引新”“红帆赋新”“红流融新”三项计划,引导新就业群体在政治上“熟”起来、思想上“红”起来、行动上“热”起来。

建立党群阵地,打造“新”平台。新吴区总工会在长三角新就业产业园成立了无锡市首家网络直播行业工会,实现了园区新就业群体入会全覆盖。接着,综合党委、群团组织等相继建立,最大限度地让新业态党员和职工找到组织。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就业群体融智聚力行动发布暨长三角新就业产业园党群服务中心启用仪式上,启用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党员e家、职工之家、工间休息室、工惠书吧、康乃馨服务站、女职工创新工作室等服务阵地,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技能竞赛、普法宣传等活动。

发挥作用功能,传递“新”声音。建立红色讲师团,培育“红色麦克风”,开设“红主播说”“先锋直播间”等,充分发挥新业态劳动者工作在路上和在“云”上的优势,引导直播电商从业人员履行社会责任,维护行业秩序,促进直播电商行业健康发展。工会以“中国梦·劳动美”为主线,广泛开展“新时代 新思想 新宣讲”主题活动、“扬文化之帆 聚奋进之力”文化活动,开展“最美小蜜蜂”“红骑方向盘”“最美主播”等专项评选活动,运用新业态劳动者职业的新功能,在全面提升新业态劳动者的思想觉悟的同时,激发新时代新业态新青年劳动者的奉献激情。

聚焦赋能成长

提升新业态产业工人成就感

搭平台,拓宽成长路径。发布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新就业群体融智聚力行动,建立新就业技能培训基地,打造“新火燎吾”校地商圈发展共同体,商圈提供约30万平方米商户实训平台,院校年输送高校人才500余名,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双赢。园区以闲不闲信息为代表的多家培训机构通过引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灵活用工企业及人员提供电商直播、整理收纳师、育婴师、茶艺师等新就业工种培训,为新就业群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强素养,建立成长机制。积极开展网络主播、育婴师、创新创业等技能大赛,通过“理论+实操”相结合的形式重点考察新业态劳动者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度以及实践操作的规范性、熟练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充分发挥导师带徒的“传、帮、带”作用,发放导师带徒津贴,不断完善现有导师带徒制度,构建导师带徒的长效机制。建立技师等级以上的导师库,加大导师带徒的考核和奖惩力度,做到导师能进能出,以师徒双向选择的形式进行结对。开展“培训、练兵、竞赛、晋级、奖励”五位一体的技能人才长效机制建设,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环境。

显成效,人才脱颖而出。 通过“公益培训入门—实战演练成长—综合赋能发展—灵活创收创业”的运行模式,开展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实现岗位推荐100多人次,并有400多人获得技能证书。无锡大鲤鱼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素人矩阵”计划,2023年研发直播新人的“龙门系统”,当年新孵化“素人主播”12名,经过“素人改造”,成长为优秀主播,人人实现单月带货GMV(商品交易总额)突破150万。新打造直播项目20余个,持续为线下实体商家赋能。

聚焦权益保障

增强新业态产业工人获得感

依托“六新”服务,联合打造服务矩阵。 新吴区总工会联合区司法局、区人社局、团区委、区妇联和区工商联,围绕护“新”、安“新”、关“新”、联“新”、暖“新”、焕“新”6大“微”LOVE服务,认领法律咨询援助、MCN机构劳动争议调解、保权暖心关爱、青年主播联学、“她·成长”赋能课堂、商事助企纾困等多项服务。每年开展法律宣传、心理辅导、免费体检、送温暖、送清凉、发放节日大礼包等暖心关爱行动,为新业态劳动者保驾护航。

建立健全制度,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积极开展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细化贴近新业态产业的协商内容,将计件单价、订单分配、抽成比例、劳动定额、报酬支付办法、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奖惩制度等均纳入协商范围,充分保障了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督促平台企业在规章制度制定及算法等重大事项确定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劳资恳谈会等民主管理形式听取劳动者意见诉求,保障好劳动者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政治权利。

强化法治保障,打通维权维稳通道。充分发挥人社、工会等部门在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中的积极作用,在园区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探索建立符合新业态企业预防化解劳动争议特点的机制体制,组织园区工会干部和人事负责人参加工会业务能力和法律法规培训,开展法律宣传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检查等,加大工会源头参与力度,畅通职工诉求渠道,整合信访、监督、调解、援助等工会法律维权各项资源,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全方位、多维度、高质量的法律服务,实现普法内容与新业态产业工人需求“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