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接受肝移植22年后,他带着立志学医的女儿来谢恩

2022-06-29 16:39:04   作者:徐睿

        “今年是我爸肝移植术后第22年,正是江苏省人民医院高超精湛的医术救了我爸爸,才会有了我!我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我想和你们一样学医救人,让更多的病人能像我爸这样收获健康和幸福,就当是换个方式报答你们!”6月28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迎来了肝移植术后22年的患者钱先生。此次,钱先生特意带着妻女来院不为别的,就是要告诉让他重获新生的“救命恩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该院肝胆中心主任王学浩院士团队一个好消息:女儿高考605分,志愿从医,要报南京医科大学,开头的话便是钱先生女儿所说。

        “对于女儿的这个决定,我是万分支持!这也是表达我们全家的感谢!感谢王学浩院士、李相成主任、张峰主任,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第二次生命,更没有今天的幸福家庭!”现场,钱先生握着王学浩院士的手,动情地说。

        2000年,时年27岁的钱先生因患有乙型肝炎肝硬化而生命垂危,一年进出医院多次,当年9月,他又一次因肝腹水、黄疸、全身乏力而进入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就诊。“当时病情很危急,医生诊断是肝硬化终末期,能救我的唯一方法就是肝移植手术,”钱先生回忆,由王学浩院士带领的肝移植团队立即为其做了急诊肝移植手术,“术后我一直都恢复得非常好,全靠医生们高超的医术我才有了第二次生命!术后第三年我就结了婚,同年,我女儿就出生了。”钱先生说。

        22年来,钱先生都与肝胆中心曾救治过他的团队医护保持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我们是看着他一步步从‘光杆司令’到成家,再到生子的全过程的,上一回是2008年,他带着妻女来医院看我们,当时小姑娘还小,没想到现在都要上大学了。”当年手术团队成员之一、肝胆中心常务副主任、主任医师李相成教授说。

        “我希望通过钱先生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大家,肝移植并不可怕,即使为了排异,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这个副作用也非常小,仍能生育优异的后代。”王学浩院士强调,中国每年大约有30万人需要肝移植治疗,但仅有不到1万人选择并做了手术,“实际上,对于经过内科药物或普通手术治疗后仍不能改善预后状况和生存质量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来说,肝移植仍是最佳选择。”王院士说。

        据了解,江苏省人民医院王学浩院士是中国大陆活体肝移植领域的开拓者,在其带领下,自1995年国内第一例活体肝移植成功起,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胆中心的肝癌治疗技术不断精进成熟,建立了一支技术优良、国内一流的学科团队,具有肝移植资质的医生就有11名,属全国前列。至2021年底,中心已完成15000余例肝癌外科治疗,一千余例肝移植手术,造福了数以万计的肝胆疾病患者,挽救了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近期研究表示,中心肝移植患者5年生存率已提升至60%~70%。

        见面会现场,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金海教授也到场祝贺,“肝移植术后22年能恢复这么好,很不容易,而他的女儿能够有从医的志向,更是非常难得,欢迎她报考南京医科大学,待到学成归来时,我代表我们省人民医院,也一样欢迎她成为我们中的一员!”唐书记说。

记者 徐嵋 通讯员 何雨田 游伟 李雪

(图为2008年照片与如今的对比)  

2008年,钱先生一家三口来医院看望王院士

王学浩院士(右一)与钱先生一家亲切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