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高婷:努力向上攀登,每一步都算数

2025-04-24 08:27:51   

付饶

从安徽六安的小镇女孩到药企技术管理骨干,高婷用她的求学与职场经历,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力量。从迷茫到笃定、从挫折到突破,7年多时间,高婷在药企一线书写了一段“工作与学习同频,成长与梦想共振”的奋斗故事。

高婷生于安徽六安一个普通家庭,高中时期,家庭的变故让她一度陷入迷茫,高考失利后,她到亳州学院攻读药物分析专业。虽然未能进入理想的大学,但她并未放弃努力。“那时的我,对未来并没有清晰规划,只知道要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高婷回忆道。在亳州学院,她遇到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师,专业课内容从化学原理到仪器操作,让她逐渐对药物分析产生了兴趣。

2017年,浙江华海药业的校园招聘会成为她职业启蒙的起点。尽管初次应聘因岗位匹配度问题被拒,但她并未放弃,而是重新调整方向,突出自己在实验室的实践经验,这份执着让她获得了实习机会。进入华海药业后,她并未直接进入质检中心,而是被安排到车间轮岗。短短一个多月的车间经历,让她对药企的生产流程有了全面了解,“从原料药的生产到包装送检,我第一次感受到药企的严谨与规范。”高婷坦言,这段经历让她意识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快速学习能力是职场生存的关键。

2019年,因家庭原因回到安徽的高婷加入江苏紫龙药业,成为一名药品化验员。相比华海药业的原料药生产,紫龙公司更侧重于成品药的质量控制,这让她接触到更多关于中国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知识,但同时也让她压力倍增:“药品的质量,涉及多项检测指标,容不得半点马虎。”她白天泡在实验室记录数据,晚上研究规范标准。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工作表现,2021年,她被调至技术研究岗位,负责药品分析方法确认与方法转移。

2022年,机遇降临。当组长离职、部门急需管理人才时,高婷主动请缨:“我想试试,把技术经验转化为团队战斗力。”她被提拔为组长,负责团队管理与技术指导。随着岗位的晋升,高婷逐渐意识到知识储备的局限。2022年,她毅然报考江苏海洋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在职本科,开启了“白天管团队、晚上啃课本”的双重挑战。

“在职学习并不容易,尤其是工作和学习时间冲突时,确实会感到疲惫和迷茫。”高婷说,2023年在总部进修期间,既要完成总部委派的现场检查工厂的工作,又要上课,曾多次想过放弃,但在领导的支持和自己的坚持下,最终有效平衡了两者的时间。“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积累,更是对思维的重塑。它让我从单纯的执行者,成长为一个能统筹全局的管理者。”

持续不断的学习,给高婷带来的是不断的突破,也让她在紫龙药业国际化进程中大放异彩。2024年,她作为负责人和主讲人,参与非洲乌干达来华的技术交流工作,用流利的英文讲解实验室管理体系,还将中国茶文化融入技术交流,促成了中非药企的技术互信。

作为组长,高婷坦言,团队管理是她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制药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她需要不断带教新人,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刚开始,我像一名‘救火员’,习惯一对一灌输知识,但后来发现这种方式效率不高。”为了提升团队整体能力,她逐渐摸索出一套“传帮带”模式,通过制定标准操作流程和录制操作视频,让新人能够自主学习。“现在,我更注重培养新人的思考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教他们怎么做。”高婷认为,管理的核心在于赋能,而不是控制。

“学习的意义不在于短期内看到回报,而在于它能为未来积累筹码。”高婷说,她目前正在准备执业药师考试,希望通过进一步学习,深入了解药品的性质与用途,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增添更多可能性。如今,高婷已从化学领域转向微生物领域,这对她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但她相信,只要保持学习的动力,就能在新领域中找到突破口。

无论起点如何,只要坚持学习、选对方向,就能在职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高婷的经历,是“求学圆梦行动”的最佳注脚,也是对所有职场人的一份温暖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