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让技能提升撑起产业工人成长梦

2025-04-24 08:25:32   

本报记者 胥明虎 通讯员 鹿娅 郑微

4月22日,为期3天的徐州产业工人心理健康与情绪疏导专题培训班在市总发展中心举办,中国矿大、江苏师大等专家学者轮番授课。这是徐州市总开展规模化、系列化职业技能培训的年度科目之一。截至目前,该市今年已培训产业工人1700余人,完成年培训5000人任务的三分之一,职工技能培训步入快车道、形成产业化,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支撑、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从“灰犀牛”到“金蓝领”,工会助力破茧人生

“技能培训帮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明白劳动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桥梁。”近日,在徐州工人文化宫职工赋能培训基地的讲台上,35岁的曹真真用PPT演示智能家居系统的操作流程。这位手持高级保洁员证书的培训讲师,两年前还是一名因企业裁员陷入迷茫的下岗职工。参加工会培训后,曹真真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高级家政服务员证书,并在工会推荐下顺利进入一家知名家政企业工作,成为客户争相预约的“金牌保洁员”,月薪也从最初的4000元很快实现翻番。

近年来,徐州市总针对社会需求积极开展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开设了母婴护理、中式面点、西式面点、中式烹调师、清洁技术师、SYB(创办你的企业)、保健按摩师、整理收纳师、养老护理员、电商直播等16个模块的培训课程。仅2024年,徐州市总围绕强化职工就业培训和服务指导就举办了育婴师、整理收纳、家政护理等免费技能培训班98个,培训下岗失业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成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4200人。

从“金蓝领”到“金工匠”,工会专注淬火成钢

“要坚守工匠精神,把每一颗螺丝钉都当作艺术品来打磨。”在徐州工匠学院智能化实训车间里,机械类高级工程师李攀攀指导学生调试起重机液压系统。这位手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的职教名师,在工匠学院“校企双元”培养体系的锻造下,完成了从普通装配钳工到产业领军人才的三级跳。

围绕如何让产业工人从“工”到“匠”再到“金工匠”,徐州工匠学院构建了技能人才成长、关爱、尊崇的良性生态。2022年9月,徐州市总工会依托徐工技师学院挂牌成立徐州工匠学院。工匠学院独特的“金工匠”培养体系为李攀攀们铺就了“技校学习—企业实践—大赛淬炼”的成长快车道。李攀攀说,依托“工匠学院”平台,普通工人也有机会和名师面对面、有效解难题,让企业多了“身边的智囊”。李攀攀主持和参与开发了《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等3个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挖掘机基本操作》等4本国家级规划教材。他还指导学生及企业职工获得市级以上奖项120余人次,培养出省赛冠军18人和国赛冠军7人,其中14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4人获江苏省技能状元。徐工10名选手代表江苏省参加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4个项目角逐,全部获奖。

目前,徐州市总已高标准建成全总重点支持建设的工匠学院1家、省总工会重点支持建设的工匠学院3家、徐州工匠学院5家,以及县(市、区)级工匠学院14家。今年计划新增工匠学院4家,并将2家县区级工匠学院升级为市级工匠学院。

从“小升初”到“高精尖”,培训生态日臻完善

为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今年徐州市总工会持续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探索打造职工就业服务平台,整合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指导、创业孵化等资源,强化企业复工复产监测服务,深入开展就业促进“春风行动”,加大稳岗支持力度,积极扩大就业容量,重点做好转岗待岗职工、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灵活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作。

同时,在技能培训“产业链”上互为传动,各有侧重。技工学校注重实践教学,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开出培训“菜单”,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企业作为用人主体,积极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既监督又受益。工匠学院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精尖缺”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持续完善产业工人职业培训、评价认证、运营服务三大体系,搭建数字化产业工人终身教育服务平台,赋能产业工人由“工”到“匠”。通过各方联动,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此举不仅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为就业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真正做到了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为高质量发展释放越来越强大的“工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