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里鹏:知识产权刑事检察铁军“教头”
2025-04-21 10:43:08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万森
无数次智力劳动凝结而成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前,记者就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话题采访了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知识产权检察部主任段里鹏。
1996年,段里鹏从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进入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工作。从事检察工作近三十年的他,一直奋战在侦查监督、公诉、知识产权检察等主要业务部门第一线。
“一线办案人员依然在负重前行”
据段里鹏介绍,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下称“南京铁检院”)从2013年10月起逐步集中管辖涵盖南京市13个区16个公安分局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
“在侦查环节,就有很多要提前介入,知识产权案件有它的特殊性,在民事和刑事的把握上有所区分。”段里鹏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知识产权案件往往专业性强、涉案人数多、案情复杂,一个案件卷宗通常都是厚厚的几十本,涉案数额动辄数百万元、上千万元,对应公安、法院较多,引导侦查,对接协调是工作常态。
从事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多年,段里鹏仍然认为,办理知识产权案件不容易。他举例,知识产权专利和商标权利实际拥有者,给代工方一笔业务,定做1000个具有知识产权特性的产品,但代工方做了2000个,怎么认定?
诸如这种超越授权,实际上是未经注册权人许可的行为,但司法实践中有一种认识,即作为委托方来说,授权方给予代工方追授权即可。“有人认为,这是哪里来的刑事犯罪呢?可能跟一般的案件不太一样。”段里鹏透露,检察官在提前介入过程中,对于权利基础的审查花费的精力是比较多的,以防止出现将民事侵权行为纳入刑事打击。
作为知识产权检察官,段里鹏十分赞同公安机关主动出击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不过,就现实而言,他认为,一线办案人员依然在负重前行。当然,其指并非单纯的破案办案时辛苦程度,而更多的在于协调层面的难度与深度。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者敢投入、有回报。如果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是对法治和社会治理的考验。那么知识产权保护又如何做到一盘棋?在段里鹏看来,经济发达地区,首先起到一个领先带头作用,同时,各地执法标准要统一。
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知识产权犯罪须“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但在有的罪名中如何算“情节严重”,现实中相关配套司法解释尚未出台。
这样一来,全国各地对于知识产权刑事立案追诉标准可能存在不统一的情况。没有统一的标准,法院怎么判?又是横亘在法官面前的难题。
事实上,公安机关一线办案民警并不希望标准提高,因为涉案金额标准一旦提高,立案门槛就要提高,很多创新企业和权利人就进入不了刑法保护范围。
段里鹏分析,当下的发力点还是要在机制上寻求突破。
“是个精细活,有很多线索”
虽说主要精力在于办理知识产权案件,但段里鹏还有部分业务在办理涉铁路案件,所以十分忙碌。
办案中,他带头上阵,在办理一起公安部指挥破案的系列假酒案中,仅仅从其中一起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报捕卷宗看,扣押清单上反映的数量件数明显不够,但从刑事摄影照片看赃物又堆满了一屋子。
他发现疑点后,没有以证据不足不捕了之,而是及时驱车赶到了摆放赃物的现场,会同派出所办案民警一起,在堆得像几座小山似的散发着霉味的假酒包装材料中,拿着权利人的多个商标注册证一一比对,将扣押清单中属于侵权标识却被列为其他物品的进行注明。就连派出所的干警都说:“怎么让检察官来这里捡破烂啊!”他来不及过多言语,只是埋头清点。
弯了几个小时腰后,直起身来,几乎站立不住,制服后背早已湿透。为什么要亲力亲为?因为这里面侵权标识和不侵权的标识混杂在一起,不严格区分是对被告人的不公平。经过清理,共理出可以认定的标识十万余件,不能认定的则予以排除。
他指导相关人员拍照固定说明,还联系了权利人派员进行了逐一鉴别。最终,因为扣押的销售未遂部分的数量证据充分,涉案四名被告人均被法院有罪判决。
“知识产权检察是个精细活,有很多线索。”采访中,段里鹏通过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对涉及商业秘密鉴定的途径如数家珍,对一些网络、化工、机械领域也颇有研究。与记者对话,仿佛理工科出身。
一直以来,检察知识产权领域九成案件量一直是商标类犯罪,自2023年起,涉著作权侵权和商业秘密案件持续增加。特别是员工跳槽而引发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不仅带走了技术,甚至有的直接带走客户资源,变成企业的竞争对手。要确定是商业秘密不仅靠专业机构鉴定,还需要办案人员的经验判断。
普通人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感受不一。段里鹏分析,作为创新企业和创作者,专利、商业秘密和著作权是最宝贵的财富。一旦被窃取,可能就意味着“伤筋动骨”,“一些药企、科技企业,花十几年工夫,数十亿资金,最后成果被人拿走了,那将欲哭无泪。”
眼下,南京铁检院不仅加强与公安机关的互通对接提前介入,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样频频互动。段里鹏等人发现,“行政执法面广量大,也有很多线索”。
不过,现实层面,市场监督行政执法与司法机关衔接还有很多值得优化的地方。
基础+训练+细心+信心=能力
日积月累,百炼成钢。这么多年,段里鹏个人获得过许多荣誉:全国铁路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上海市第三届批捕办案能手等荣誉称号,被授予江苏省检察专门人才,入选全国铁路检察专门人才库、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人才库、江苏省知识产权骨干人才、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专业人才小组。
他还荣立过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个人三等功3次,2018年获得“江苏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称号,2020年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先进个人”称号,2022年当选江苏省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2024年入选全国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人才库。
由于自身的努力钻研,再加上深入一线的次数多、经验足,他成了实务界知识产权刑事领域的知名人物,在江苏检察机关“清风苑‘务实’”APP上对全国知识产权实务工作者进行专题讲座。
作为部门负责人,段里鹏十分注重团队年轻人的培养。他时常以自身实践经验激励部门的年轻人:基础+训练+细心+信心=能力。
段里鹏带领团队,抓质量、促规范、出精品。他们制订知产证据标准指引,强化引导侦查能力,与法院及其他兄弟院加强学习交流,在部门中开展案例小讲堂,个人讲述自己办案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南京铁检院知识产权检察部已被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确定为“全省检察专业化培育对象”。
保护知识产权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段里鹏等人致力于将南京铁检院知识产权检察部这支团队锻造成为一支知识产权刑事检察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