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劳模段少魏的“绿色账本”

2025-04-10 09:34:30   

本报通讯员 伏在江 特约记者 刘毅

在江苏新海石化集团,技术领军人物、省劳模段少魏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带领团队在技术创新、生产优化、节能降耗等方面开展如火如荼的创新优化工作,以精益的管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段少魏有一个人尽皆知的“绿色账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数百项成本数据,从蒸汽消耗到水电分摊,从设备折旧到人力配置,他像一位精打细算的“管家”,用数字化工具为生产链上的每个环节“把脉开方”。在他的推动下,公司综合商品率突破92%,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至65%,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印证了精细化管理的磅礴力量。

段少魏还把绿色理念引入管理。“绿色发展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段少魏将这句话刻在了办公室的墙上。面对“双碳”目标,他带领团队打响了节能降耗的攻坚战。

在重整装置区,凝结水余热阶梯利用项目让每天40吨低压蒸汽“重获新生”;在加氢改制车间,高能效电机替换传统设备,年节电超390万千瓦时;在循环水场,12万立方米的回收水替代了新鲜水采购,相当于为城市节省了一个小型水库的容量。28项节能改造项目落地后,全厂综合能耗降至59.87kgoe/t,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企业纪录,更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企业抵御风浪的底气。”如果说技术创新是段少魏手中的利剑,那么精益管理便是他心中的罗盘。面对国际油价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他提出“炼油做优”战略,将生产优化细化到对每一滴原油的“物尽其用”。

在常减压装置区,他带领团队反复调整原料配比,通过提高拔出率使高附加值产品收率提升2.3%;在焦化车间,他首创“单塔单储存”模式,利用石油焦核算模型动态调控硫、钒含量,硬是将波动幅度从±15%压缩至±3%,年生产低硫低钒石油焦9.5万吨,创效1871万元。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主导的降本增效专项方案,通过优化催化剂使用周期、回收废弃热能等措施,使吨油加工成本较历史最优值再降10元,全年节约资金逾3000万元。

段少魏的“绿色账本”里,不仅有硬核的技术指标,更有温暖的人文关怀。他推动建立的动态工艺节能方案,将节能责任分解到每个班组、每台设备,一线员工从“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创新”。一位年轻技术员感慨地说:“段总让我们明白,拧紧一个阀门、优化一段流程,不仅仅是个人的价值体现,更是在为子孙后代守护蓝天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