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2025-03-19 09:08:20
陈宝泉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3月17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5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共涉及12类45件实事。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更加突出新事新意,计划新实施项目数的比重为历年最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老百姓的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之本。办好民生实事,事关“国之大者”、省之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来,江苏各级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人民生活水平接连迈上新台阶。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从出行便利、环境改善、老旧小区改造,到文体服务保障、公共安全保障、基层服务保障;桩桩件件为民,大事小事利民。在办理民生实事的过程中,突出全面性、强化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实施,每件民生实事均有量化目标,逐条明确建设内容、年度投资、财政保障、政策依据、责任部门,做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与实施条件相适应,确保“可感知、可落实、可支撑、可考核”,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如今的江苏,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时空距离越拉越近;教育医疗保障“加码”,幸福生活更有底气;城市基层治理人人参与,治理成效全民共享……一处处细微改变,一张张社会剪影,折射出民生温度,让承诺中的画卷蓝图成为全省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日子。
好话说上千千万,不如实事办一件。群众普遍需求的事,既有关键小事,也有民生大事;既有急事、难事,也有平常事、日常事;这些事既是群众热切期盼的“心上事”,也是党员干部聚力聚焦的“上心事”。把小事办细、大事办实;把缓事办快、急事办妥;把难事办成、易事办精。“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让群众“少跑一趟”“少费一厘”,办易的事能持之以恒,避免易转成难,解难的事则久久为功,促进难转化为易,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仅2024年,江苏全省就新建656个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新增2500个公共地下空间4G/5G信号覆盖;“送戏下乡”这几年一直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送戏下乡演出达4038场次,覆盖全省所有718个乡镇。丝弦檀板的和鸣声、人民群众的掌声喝彩声,在新时代“水韵江苏”大舞台上久久回荡。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一切改革发展都是以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为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弄清楚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弄清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两个“弄清楚”恰是办好民生实事的大前提。必须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多走泥巴路,多食烟火味,多看灯火情,发扬“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好传统,坐到群众炕头,想到群众心头,干到群众点头,抓热点,解难点,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不开“空头支票”,不做表面文章,避免“人到心不到,出工不出力”“只看领导满不满意,不顾群众舒不舒心”现象,常怀爱民之情,坚定忧民之心,践履惠民之行。通过一件件民生项目的实施,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我们“干的事”,把我们“干的事”变成群众“满意的事”,让群众笑容更多、心里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