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工会精心打造——劳动争议多元调解中心全覆盖
2025-03-10 08:44:28
随着仪征市马集镇10个村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站建成运行,扬州全市9个县(市、区)、功能区,83个乡镇(街道)劳资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以及1413个村(社区)劳资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站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劳资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全覆盖,创造了劳资纠纷化解“工会枫桥”新模式。
扬州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司法局、法院等部门,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整合优化各方资源,建立信息共享、集中研判、联动调解工作机制。市级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在工会聘请的退休法官和司法局公益律师、人社局仲裁员等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基本形成了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
今年初,在扬州市总工会、人社局等单位的大力推动下,全市开始全面组建县、乡、村三级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动员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中心建设。高邮市高邮镇动员300多名外卖小哥成立“邮驿小哥”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外卖小哥在问题预警一线和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的“移动探头”作用,以“一站式”中心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广陵区总工会把劳资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室建设相结合,创造了“工会+检察院”及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新模式。邗江区的“益立方”劳资纠纷公益调解站点遍布城乡社区,基本实现了劳动争议不出村、社区就能得到化解,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在具体工作中,扬州市各级工会和人社部门注重吸纳社会治理局、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基层部门力量入驻多元化解中心,充分吸收“两代表一委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调解类社会组织等资源,建立健全县级中心“1+3+N+1”、乡级中心“1+2+1”以及村级工作站“1+1”工作机制,形成矛盾纠纷统一受理、分流交办、即接即办、跟踪督办、反馈回访等机制。
王槐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