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干字当头开新局 奋发有为谱新篇

2025-01-20 09:36:45   

孔涛

时节如流,岁序更新。2025年的大幕,正徐徐拉开。“更好肩负起经济大省挑大梁重大责任”“进一步增强抓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从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到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再到2025年第一个上班日召开的全省重大项目建设专题会,江苏大地春潮涌动,处处传递着“干字当头、奋发有为”的决心和信心。

省总工会十五届六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全总部署要求,对进一步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作出具体部署。2025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改革创新是推动工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也应该成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一条主题主线。

思想政治工作要守正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是“变”与“不变”的历史必然。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全体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深化“双进”工作,组织开展“大讲堂”活动,上好江苏工人大思政课,把思政课讲好讲深讲活,让职工爱看爱听爱学。要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好劳模先进、道德模范、大国工匠、最美职工等先进人物的作用,引导职工坚定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要创新内容形式,采取职工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启发式、案例式方法,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强化互联网思维,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在网上亮出工会旗帜、发出工会声音,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服务中心大局要常做常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工会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价值所在,新时代要注入新内涵。要围绕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广泛深入开展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要牵头抓好党中央、国务院深化产改意见的贯彻落实,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勤于钻研技术、练就过硬本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力实施劳模工匠选树培育工程,协同各方为劳模工匠传承技能、传承精神搭平台、建舞台。要继续开展“争做技术能手、争当大国工匠”双争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创新开展“四技五小两比”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引领职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服务职工群众要不断出新。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新的追求。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练就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真功夫。要深化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行动,实施工会驿站提升工程,打造职工文化活动品牌,为职工提供具有工会特点的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聚焦转岗待岗职工、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灵活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帮扶体系。要突出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通过多种有效方式,把他们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使工会成为他们愿意依靠的组织。要推进由困难职工帮扶向帮扶职工困难转变,及时做好因各种原因返贫致困职工救助,推动送温暖活动精准化常态化。

工会改革建设要革故鼎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工会更好发挥党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要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改进脱离职工群众的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方式方法等,持续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下功夫。要加大创新力度,鼓励基层探索,注重创新效果,用足、用好、用活创新案例,让更多单位敢创新、会创新。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落实为基层减负措施,使基层工会真正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要加快建设数智工会,做优做强江苏工会服务一张网,让职工群众随时能找到工会组织、享受到工会服务。要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决防止“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扎实工作作风和过硬工作实绩,服务于职工群众、取信于职工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