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春运首日,民生故事写在旅途

2025-01-15 09:28:13   

本报记者 万森

1月14日,2025年春运正式开启。早上6点,记者来到南京火车站。南京站的安检闸机均已打开,站内已有不少拎着大包小包行李的旅客。人们踏上回家路,久违的年味儿洋溢在旅途之中。

“不管挣多挣少,先回家过年”

在江西新余打工的刘庚师傅和5名老乡急着在南京站转K348次列车,往山东泰安去。围着候车室一根四方柱子,他们有坐有倚有蹲。从昨天傍晚18:34登上K784次列车到达南京已整整12小时了。一行6人顾不得洗漱吃早饭,急急赶到2号候车室。他们6人几乎都是中年汉子,清一色穿着迷彩服,个个胡子拉碴。据介绍,往年,他们回家还要迟些,今年工地早早就干完活,等工钱等了半个多月。据介绍,这个小队伍全是瓦工,个个都是家庭的顶梁柱。由于建筑业大环境影响,今年挣得并不多。“不管挣多挣少,先回家过年。”刘庚说。

在候车室,像刘庚这样的民工模样的旅客已经不多见。记者了解到,有一部分大学生提前返乡,农民工群体真正返乡潮在“春运”开幕的几天后将会迎来几波高峰,但南方城市不少工厂提前放假,稀释了不少客流。而火车站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时火车站早上的旅客人数较少,午后开往四川和河南方向的列车将带来中转高峰。

“6个月宝宝赶春运”

在动车4号候车室,有一家三口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了解,襁褓中的小思妤才6个月大,大清早被年轻的爸爸妈妈抱着来赶火车。他们来自贵州毕节,此行目的地为无锡。同样,也是在南京中转。小思妤或是南京站“春运”开启日最小的乘客,记者提出给他们一家来张“全家福”,获得响应。

火车站二楼,清晨从玻璃穿透而来的阳光打在旅客们的脸上。在候车大厅服务台前,火车站工作人员正在紧密张罗着“春运送温暖”活动,他们还邀请公安、消防等部门一同参与。其间,不断有人问询“候车室”“站台”和“发车时间”等情况,工作人员一一解答。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伴随出行方式的便捷和多样化,传统的春运模式也正在悄悄发生改变,大包小包拖儿带女也会出现,但已经不是普遍现象,人们出行更多的是轻装上阵,旅客中不少是南来北往的旅行者。来自河北的小雅就是特别轻快的旅行者之一。据了解,小雅在广州工作,从事的是售后客服。由于公司今年放假较早,她选择春节前好好玩一玩散散心,“省得在家里被催婚催嫁。”25岁的小雅坐在南京火车站今年特设的“便民充电站”吧台前,正对着镜子化妆。她告诉记者,在南京玩了3天,发现南京当地人好亲和。她表示,真的还想再玩几天,不过今天的火车票告诉她“必须回家”!

“为了孩子,父亲‘逆行’打工”

正当小雅与记者交谈时,一名中年男子牵着一个小女孩挤进来给电动剃须刀和手机充电。很快,他手中牵着的红衣女孩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得知记者身份后,中年男子说他名叫史学汉,来自河南省光山县马畈镇永林村。当人们赶“春运”回家,而史学汉则赶着“春运”去上班。他介绍说,自己在上海一家餐饮店后厨做帮工,专门负责洗碗。说起这次“逆行”,他表示,是实在没办法,自己在外面打工,孩子们放寒假不上学了,老婆在家里带不过来,便把这个最小的娃儿带在身边去上海打工。“过个十来天再回家过个踏踏实实的年。”史学汉憨厚地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