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倾心打造新业态职工“暖心后援团”

2024-12-25 08:59:19   

本报记者 王鑫

“我每天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不跑到60单绝不下班!不停地跑!不停地跑!……这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多劳就可以多得。希望更多人了解我们这个群体,也希望那些没有方向和目标的人加入我们,一起加油规划明天!”在6月11日举行的宜兴市“双进”宣讲走进快递行业群体活动中,美团骑手朱秋华分享了她的故事,引起了现场职工的强烈共鸣。

近年来,宜兴市总工会积极适应劳动者队伍新变化新情况,从推动建会入会、数智建设、思想政治引领、维权服务等方面发力,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暖心后援团”,不断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获得感和城市融入感,增强工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十大行业工会齐“招新”,入会就像“回家”

每逢周末,位于宜兴丁蜀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的“青年之家”便会聚集不少年轻人。他们围坐一起读书交流、分享体会,氛围轻松愉悦。今年4月,宜兴市总与团市委联动推出“新兴青年筑梦计划”,并成立了宜兴市新文艺青年群体联合工会,赋能新兴青年发展、激发新兴青年活力。“青年之家”逐渐成为许多年轻人读书充电、交友联谊的“新营地”。

像新文艺青年群体联合工会这样的新业态工会联合会,宜兴已成立了10家。

宜兴市总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列为重点工作,持续推行“重点突破、行业覆盖、区域兜底”模式,打造全域覆盖、重点突出的新业态工会组织网络。聚焦头部平台企业及其关联企业,通过“重点建”的方式,推动建立工会组织;联合行业主管部门推进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实现“行业建”;对于在平台企业灵活就业群体发挥“兜底建”作用,延伸工会组织覆盖。

2022年以来,快递、外卖、交通运输、物业管理、家电家政、保安服务、酒店民宿、紫砂直播、新文艺青年、互联网平台等10家新业态行业工会联合会相继成立,覆盖近1000家企业,吸纳近5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实现了全市新业态建会入会和工会工作“双覆盖”。

宜兴市总还推广“便捷入会”方式,依托数字工会管理平台,通过工会、人社、交通运输等部门间数据交换对接,畅通网上申请入会渠道,实现掌上入会、扫码入会。同时线下通过集中登记入户、流动窗口入会、广场活动现场入会等,全面推动建会入会工作落地见效。

服务站点巧“变身”,“15分钟服务圈”很贴心

2023年2月23日,由核酸小屋改造的“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爱心小屋在宜兴市丁蜀镇宝龙广场亮相,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临时休息、冷热饮用水、饭菜加热、应急用药、充电等便捷温馨的街头服务。

改造一新的服务站点不仅小巧便捷,还可以移动。步入小屋,不足5平方米的空间被精心规划,操作台变身服务台,应急药箱、饮水机、微波炉、手机充电排插等有序排列,储物柜内雨伞、矿泉水等物资一应俱全,全力应对特殊天气的不时之需。

美团外卖骑手杨龙飞对此赞不绝口。他表示,以往送件量多的时候,不仅没空买水喝,手机也没地方充电。“希望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服务站点,这样不管外卖送到哪里,我们都不担心了!”

一年多过去,杨龙飞的小愿望实现了。宜兴市总与金融、邮政、电信等单位协调联动,发动爱心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因地制宜建立服务站点。目前,全市共建有各类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159家,由核酸小屋改造的暖“新”直通车25个,“司机驿站”4家,“全国最美驿站”6家。人民南路的“骑手之家·小蜜蜂驿站”获评“全省示范性法律援助工作站”。

为积极响应全总“新双15工程”,今年宜兴市总在原有工会驿站的基础上新建或升级改造20个24小时智能化驿站,与江苏工会服务网、数字工会等平台互联互通,借助24小时智能管控系统,数智化提供便民服务、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构建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5分钟服务圈”。

思想权益双守护,新就业群体“活力满格”

今年5月20日,宜兴市总为新就业形态女职工送上了一份专属关爱。康乃馨服务微课堂、妇科专家解答女性健康问题、法律咨询,搭配鲜花和小礼品等,让新业态行业工会的女职工感受到了来自工会的节日温暖。

在宜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仅可以享受到工会组织的“四季”关怀,还能参加职业技能比武、免费健康体检,领取专项保险、暖心礼包等丰厚福利。

宜兴市总面向新业态群体,常态化开展工会“四季送”活动,并启动送健康体检、送技能提升、送医疗互助等“八送”服务,已累计组织近26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行健康体检,送出4800份暖心礼包、8000份“清凉礼包”,为49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职工医疗互助互济免费参保。

同时,市总工会依托各类阵地,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劳模工匠宣讲、志愿服务、法治宣传等活动,引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大力选树宣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先进事迹,强化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推进线上“智慧法律援助”工作,聘请6名执业律师线上解决职工群众权益保障刚性需求,实现法律援助服务触手可及。充分发挥“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作用,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强化工会信访源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