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经济何以“圈粉”年轻人
2024-11-19 09:17:29
甘肃的“麻辣烫”、陕西的“肉夹馍”、山西的“刀削面”、天津的“煎饼馃子”、广东的“乳鸽”、福建的“佛跳墙”……当前,许多城市和博物馆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毛绒文创,受到消费者热捧。在社交平台上,“中国人有自己的jellycat(一家英国玩具品牌)”“万物皆可毛绒”时常占据热搜。
毛绒文创,正成为文旅市场的新晋“顶流”。
有文化符号、有情绪价值
能“过家家”“会整活”的玩具惹人爱
“软乎乎的,摸上去很舒服,看着它就有好心情”“表情逗、手感很好,每天摸几下,心情好很多”……记者点开很多毛绒文创的线上销售链接,看到的这些评价粗略点出了以毛绒玩具为代表的可爱经济“圈粉”年轻人的原因——造型够萌、设计有趣、手感软弹,为年轻人提供了情绪价值,谁看了不被迷得想把它们带回家?
毛绒文创走红,揭示了消费的新趋势——当前,人们追求更“悦己”的情绪消费,愿意在可承受的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取悦自己,愿意为能慰藉心灵、提升幸福感、让自己快乐的产品和服务付费。因此,与其说年轻人在买毛绒文创,不如说是在买开心。今年5月,中消协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也指出,近年来,出现了消费者为获得某种情绪或情感的满足而消费的现象。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也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新的消费热点。
从文创的角度而言,毛绒文创蕴含的独特文化符号和寓意,将这种情绪价值进一步放大。
在苏州博物馆某线上平台的官方旗舰店,记者发现一款配色粉嫩、毛绒糕与粽叶可拆分、内置磁吸的诸事定胜毛绒挂件显示缺货。“这款文创寓意很好,设计灵感来自苏博馆藏刺绣戳纱糕粽挂件。在苏州民间,一般节日或考试前有亲朋互赠定胜糕的习俗,承载了‘喜庆吉祥’‘胜出一筹’的美好祝福。我们的毛绒糕上绣有‘万福’‘百禄’等字样,祝愿事事如意、诸事定胜。”在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部主任蒋菡看来,将文物以毛绒的形式演绎,既延续了传统习俗,又以当下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呈现,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采访中,不少专家认为,互动感、参与感给了消费者更多情绪价值,有情节、有仪式感的购买场景,更能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也更容易形成记忆点,赋予文创产品更多流量传播效能。
重品质、重文化、重创意
毛绒文创才能火得长久
毛绒文创这股风想要吹得长久,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记者翻看消费者对很多毛绒文创的评价发现,大部分都是类似做工精细、手感很好的正面点评,但也有另一些声音:“关节处有点小细节没有缝合好,瑕不掩瑜”“质感不错,但做工略微有点粗糙,在包上挂了三天,侧面开线了一小块”……
可以看出,在毛绒文创可爱颜值的加持下,消费者对毛绒文创表现出一定的包容度。但从市场的角度看,提升产品质量、全面做好品控才是健康长远发展的基础。
谈到“万物皆可毛绒”给市场带来的启示,苏州博物馆文化创意部工作人员许哲以吴王夫差毛绒剑的诞生过程为例进行了阐释。
“吴王夫差毛绒剑出现在产品前策团队的提案中并非偶然。我们在2022年秋冬季产品选题会上对吴王夫差毛绒剑这个单品进行了提案和立项。但苏博文创团队此前几乎未曾涉猎毛绒类产品,既要在毛绒形式上呈现好的产品设计,又要做到不过分演绎、合理传递文物的文化属性,我们进行了反复尝试,持续打磨近1个月,终于将吴王夫差毛绒剑的设计稿完善。传统文化并不一定要以过去形态存在,也可以通过‘设计’这个通道与每一代人产生新的连接。文创可以与当代风潮、新世代审美相结合,以更年轻的表述方式来传递文化价值。”
如何让毛绒文创持续升温?许哲坦言,核心还是要挖好内容、做好产品。要持续开发形式丰富,能够满足消费者期望,更能够给到消费者情绪价值、分享价值等附加价值的文创产品。同时,还要利用好线下展示、线上互动等宣传渠道。
据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