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刘凌峰:雕得璞石夺天工

2024-11-08 13:44:34   

本报通讯员 朱金永 特约记者 刘毅

日前,在 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我敢闯、我会创”职教赛道中,来自东海县的连云港祥巨水晶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家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刘凌峰及其团队一举获得金奖。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万名大学生积极参与。

刘凌峰这次参赛的作品是中国四大神兽,四大神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崇敬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记者在刘凌峰的工作室看到,这四尊获奖的水晶神兽,静静地卧在展示柜中,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晶莹剔透,在灯光的折射下显得格外灵动,散发出五彩的光芒。

刘凌峰出生于1992年,正值而立之年的他,从孩提时就开启了与水晶的不解之缘,先后师从李建彬、刘文欣、柯加乐等名师,学习木器、水晶、宝石等雕刻技艺,后又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山花奖获得者玉雕大师陈礼忠先生的关门弟子。他博采众家之长,潜心钻研打磨水晶雕刻技艺,不断传承与发展传统技艺的同时,也逐步实现了个人品格心性的超越。

近年来,刘凌峰先后创作出《水晶金刚萨垛》《旃檀佛》《八方来财》《黄财神》《福寿双全》等一批水晶雕刻传世佳作。在不断斩获国家级奖项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多个作品入藏国内顶尖文化艺术机构,其中《生命的呼唤》《金刚橛》等作品先后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与此同时,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刘凌峰,也毫不吝惜自己的辛劳结晶,将一件作品捐献给巴基斯坦驻华大使,作品《刘九书柜》捐献给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让水晶雕刻艺术的独特魅力在社会各个层面发光发亮、闪耀永恒。

作为一个水晶雕刻大师,刘凌峰有着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嗅觉。有一次,刘凌峰来到敦煌莫高窟参观,壁画和彩塑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线描精细柔丽,构图严密紧凑,让他洞开了一方新的艺术天地。他想,壁画和彩塑会受到岁月的侵蚀,但水晶永远不会。他决心用水晶雕刻来反映莫高窟的艺术题材,于是一批庄严肃穆的佛像、飘逸俊秀的天女散花、踏足而舞的反弹琵琶从他手下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如今已雕刻了30多尊,他决心要把这件事长久地做下去。

在伦敦大英博物馆,有一尊“水月观音”雕像,神态优美,造型精致,那是八国联军从中国抢走的。看到这幅作品,他的民族自尊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他决心将这幅作品雕刻出来,让国人也能够一睹这尊观音雕像的神采。于是他连续多日在此描摹、探究,然后花了近一年的时间精心雕琢,终获成功。如今,这尊雕像被厦门博物馆收藏,每天都有无数的观众在精美的雕像前流连观赏,啧啧称赞。

从艺16年来,刘凌峰创作不止,拥有上百件作品版权,获得工艺美术领域内百花奖、百鹤杯、陆子冈杯、玉龙奖、玉华奖、晶华奖等重要奖项。其中,刘凌峰在有着“中国工艺美术领域最高奖项”之称的“百花奖”上获得银奖1项与铜奖3项,并于2023年获得百鹤杯新锐奖。作品《金刚手菩萨》获得2020年上海玉龙奖金奖。2023年,刘凌峰获评为“国家高级技师:工艺美术品设计师”。迄今为止,刘凌峰的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77个,省级奖项38个,其团队拥有行业内最多知识产权117项。

为了把人物、动物刻画得更传神,他不仅从文学、国画中学习,还到全国各地采风。他认为,热爱生活,沉到生活的最底层,才能让作品走进人的心里。在创作西藏格萨尔王人物雕像时,刘凌峰曾数次进入藏区,感受西藏的风土和人情,有时候他在一个地方一坐就是半天,也因为如此的深入,他创作的格萨尔王水晶雕刻作品获得工美界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经过多年打磨,刘凌峰的水晶雕刻技艺日臻成熟。

2020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举办了行业内最高水准、被称为“国赛”的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珠宝玉石检测制作职业技能竞赛,刘凌峰顺利进入决赛并荣获第二名,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同时,他还是最年轻的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工匠 、江苏省卓越技师(A类)人才、江苏省轻工工匠,2022年更被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确定为标准起草人,正式成为国家职业技能《工艺品雕刻工》国标编写专家。

作为“90”后新生代雕刻大师,刘凌峰积极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带头作用,加大培训传承力度,每年收徒数十人,倾心传授水晶雕刻技艺,助力学徒们技艺提升。他还带动东海曲阳村民发展水晶电商经济,带领群众致富。2022年1月,刘凌峰作为“以水晶电商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采访对象”,受邀登上CCTV—13“感知中国经济韧性·县域经济”栏目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