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欣:“外来妹”变身非遗传承人
2024-08-23 09:30:44
在扬州,朱欣拜师学艺10多年,熟练掌握了通草花的制作技艺。
在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的一处名为“善缘”的私家庭院里,有一个非遗工作室,朱欣正与两名小姐妹一道,制作通草花工艺品。通草花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朱欣是湖南人。一位来自湖南的“外来妹”竟然成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草花制作技艺传承人,靠的就是朱欣对技艺的刻苦钻研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热爱。
朱欣1990年出生于湖南永州道县梅花镇的一个小村庄。高中阶段,她学习了播音主持,希望参加艺术高考能上大学,将来做新闻主播,可这条路没走通。她跑到湖南省永州市打工,先做公司的销售客服,后又给少儿做口才培训,但工作压力大,身体累,心也累。从小就喜欢做手工的朱欣,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关于扬州通草花的报道,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2010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朱欣从网上得知扬州70岁高龄的民间通草花工艺大师戴春富正面向全国招收弟子,当即决定到扬州拜师学艺,学做通草花。但朱欣的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反对。父母认为,学通草花没有前景,学习期间又没有收入,还要自己租房住,又是在异乡,他们很不放心。可朱欣却坚定要到扬州拜师学艺的想法,她带着工作两年多攒下来的几万元,辞职来到扬州。
孤身到了扬州,朱欣照着网上的地址走进486非遗集聚区,好不容易找到大师工作室,可一连去了两次,戴春富大师都不在。原来,戴春富大师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平时很少到工作室亲自动手做通草花,而是在家把自己的技艺进行总结编写。聪明的朱欣发现戴春富的工作台上有一张名片,上面有电话号码。她就给戴春富打电话说明了来意,老人爽快地同意了见面,至于拜师,却没有答应,只是让她先试试,看能不能坚持下来再说。
一开始,戴春富就教朱欣制作最难做的菊花。一朵菊花需要捏揉剪粘上百个花瓣,每个花瓣虽然形状大致相同,但实则各有姿态,而且每一片花瓣都不能有捏痕。一天到晚捏花瓣,每天要捏几百个,很多人难以忍受这个过程,觉得太枯燥乏味,但朱欣坚持了下来。她知道这是自己走上通草花制作之路的必过之关。戴春富见这位湖南“外来妹”心静神定,是块做通草花的料,这才收下了这个徒弟。
通草花的制作工序相当烦琐,易学难精。对于通草吸水程度的掌握,也是一大难关,干了容易捏碎,太潮湿又会回弹,差一点儿火候都不成。每天一大早,朱欣赶到工作室,拿出一张张白色的通草纸,用湿毛巾敷了,待其变得软硬适中,开始做一个个花瓣,光练弧度,她就练了两个月。捏、揉、剪,最后用白乳胶粘连,一朵朵花在她的双手中绽放开来……
那段时间,朱欣为节省开支,租最便宜的房子,买最便宜的菜。“做通草花虽然苦,但是我喜欢,即使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依然很开心。”朱欣说。在扬州,她拜师戴春富学艺10多年,熟练掌握了通草花的制作技艺,更是学到了师傅“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对朱欣来说,2020年是她特别难忘的一年。那一年,她自主创业,在甘泉街道长塘村高庄组成立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从此,她热爱的通草花事业有了自己的平台。“现场直播推介产品,通过网络打开了市场,目前线上产品销售额每年达到了10多万元。”朱欣开心地说。
这些年来,朱欣更致力于传承弘扬通草花非遗技艺,进校园、进社区、进高校、进教研机构,讲解传授通草花技艺,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通草花制作教程,在网上免费分享一些制作方法,让全国各地的爱好者了解通草花技艺,并学着制作。其中一条介绍通草菊花的视频,播放量超200万次,整个“通草花制作教程”合集更是有1000多万次播放量。不少人看了她的视频,对通草花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更关键的是,还吸引了两个“00后”女孩前来学艺,在她的工作室里学习制作通草花。
朱欣积极进行产品创新,她不但弘扬传承菊花等传统的花形,更勇于创新,尝试制作睡莲花、绣球花、沙漠玫瑰等几十种新花形,同时努力打造适应市场的新产品。“这几年,国风兴起,汉服热起来了,也带火了通草花发簪、胸针之类的饰品。”朱欣说。
2024年3月,朱欣成为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草花制作技艺传承人,目前全国的通草花传承人不到10个。她希望不断摸索,将通草花技艺进一步传承弘扬,让通草花的制作技艺走向世界,开出“永不凋零”的“非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