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寿斌:家风无声,传承有道
2024-07-19 12:06:48
周寿斌 从一名下岗职工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行业专家。
“我的女儿刚刚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央部委公务员录用考察时,考察组领导问她,你们家的‘家教家风’是什么,她自豪地说是‘听党话、跟党走,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合法劳动去换取美好生活’‘干一行、爱一行’这两句家训。”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机械行业劳模周寿斌别开生面的“劳模话家风”演讲开场白,就引起了与会听众的好奇心。
周寿斌,教授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储能材料及储能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他是扬州市人大代表、扬州市总工会委员、高邮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是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科技型企业家、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产业教授、江苏省知识产权骨干人才,还是东南大学、扬州大学、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
顶着这么多荣誉和头衔的周寿斌,其实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曾是一名下岗工人,摆过小摊卖杂货,一路跌跌撞撞,也曾迷茫、无助,但最终支撑他的,还是来自他父亲的教诲和家风的传承。
下岗后的艰辛与迷茫
1996年,周寿斌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高邮一家国营企业,自以为今后衣食无忧,谁曾想没几年就成为一名下岗工人。
2000年厂子破产了,他加入下岗失业大军。父母急了,鼓励他走出去找出路,用辛勤劳动换取美好生活。为了生存,他在城里摆起地摊,卖小杂物为生,整天风里来、雨里去,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这些工作不仅让他疲惫不堪,更让他心有不甘。在学校学到的技术、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就这样被淹没在碌碌无为、疲于应付生计的无情岁月里?思来想去,他还是觉得自己适合到工厂里摆弄那些机械零配件,于是他走进华富公司,那里寄托着他的创业梦。
工作中的努力和坚持
当年,高邮华富公司生产经营十分困难,一些技术骨干为此纷纷“抛弃”公司选择离开。周寿斌学的是机械专业,对电化学是“门外汉”,一窍不通。破产重组后的华富公司,正是百废待兴,公司领导出于无奈把新型电池项目研制的重任交给他这个“新兵”。
周寿斌没有推辞,他把压力变为动力,秉承“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制中。他总是随身携带笔记本和英汉小词典,挤出一切时间加紧钻研,一个难题解决了,另一个难题又出现了。如何形成批量生产,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企业实打实的经营利润,更重要的是,怎么样才能保证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持久性,在市场上一鸣惊人、一炮打响?测试,测试,再测试。他成天泡在车间里,自己动手做各种试验,失败,返工,又失败,再实验,一次次、一遍遍,反反复复,观察、思考、查资料、找原因,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他们的研发团队攻克道道技术“壁垒”,终于拿出了新产品的样品。
创新路上的奔跑与突破
走上公司副总岗位的第一天,他就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道:“创新,一个人活着的最完美姿态。”是的,蓄电池市场就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没有专利和核心竞争力,不掌握行业话语权,都会昙花一现。如何在新产品上技高一筹、先人一步,这是一项硬功夫,是企业生存之魂。
西藏尼玛县海拔5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后一个无电县。开发专门适应高原地区使用的新能源发电的电池成了周寿斌团队新的重要任务。他们将几十斤的电池背上海拔5000多米的区域,克服高原反应,收集电池测试数据,对产品进行技术改进,一干就是三年多,终于研究开发出国家级新成果——高原专用胶体蓄电池,一举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周寿斌领衔主持扬州市委组织部授予的“周寿斌储能材料及储能产品研发名师工作室”,以行业课题研究为切入点,通过项目引领和推动,凝聚多方力量,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助力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他先后主持参与6项重大科研项目研发,参与制定了6项国家标准起草,获授权专利80余件,省(部)奖5项,发表论文82篇,9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清廉家风的坚守与传承
从一名下岗职工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行业专家,家风家训是他的动力和方向。在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也当选了扬州人大代表,社会影响大了些,人脉关系也广了些。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他却更加严格自律。
周寿斌的妻子下岗后一直没有工作,在一个小作坊做服装工,非常辛苦。时常有“好心人”提醒“找某某部门或者领导,为妻子谋个好工作”,但他不是摇手拒绝,就是转移话题。在他担任公司副总期间,每年经手新招职工上百人,但没有介绍一个亲戚进入公司,常常被朋友笑称“死山芋”。但是他的家人非常理解他、支持他、尊重他,这种家庭氛围让他感受到温暖和踏实,同时,也让他更加珍惜家庭的生活和幸福。
2019年以来,周寿斌借助劳模工作室平台,先后帮助30多家中小型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节本增效超5亿元。得知本市一家传统消防器材企业想研发一种能适应各种特殊场景使用的灭火机器人,他主动联系帮助组建项目团队,研发出能够精准定位、快速响应的高精度自动导航消防机器人。该企业成功破局解题,企业老板特提奖金来表示感谢,被他婉言谢绝。他先后谢绝企业“科技红包”“利润分成”高达百万元。这也是他们家“清廉家风”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