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可以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
2024-07-08 10:07:00
在当今社会,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网络电商直播行业的迅速崛起,该领域劳动者的权益问题也逐渐凸显。为了保障这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广州工会近期发出了网络电商直播行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该举措彰显了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是工会为提醒用人单位落实好劳动法律法规,或纠正其违法劳动用工行为而适用的一种制度,旨在通过协调协商的方式,将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发挥工会在发现、排查劳动领域风险隐患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在网络电商直播行业,由于行业特性,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因此,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方案》的通知(总工办发〔2024〕7号)中附件4《“一函两书”工作流程图》的内容来看,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当用人单位存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时,工会可以发出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这些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超时加班未支付加班费、未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等。对于这些违法行为,工会应当及时发现并提醒用人单位进行整改。
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除了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外,用人单位还可能存在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例如,在劳动合同中设置不合理的条款、限制劳动者的就业自由、不支付社会保险费用等。这些行为同样会对劳动者的权益造成损害,因此,工会也有责任对这些行为进行监督和提醒。
存在用工法律风险隐患。在某些情况下,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虽然尚未构成违法,但已经存在法律风险隐患。例如,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歧视行为、未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等。这些行为虽然不会立即对劳动者的权益造成损害,但长期积累下来,可能会引发劳动争议或纠纷。因此,工会也应当对这些法律风险隐患进行监督和提醒,帮助用人单位及时纠正。
劳动者投诉或举报。当劳动者向工会投诉或举报用人单位存在违法用工行为时,工会应当认真核实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发出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工会作为劳动者的代表和维护者,应当积极倾听劳动者的声音,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落实上级要求和有关批示指示。在特定情况下,工会还需要根据上级工会或相关部门的要求和批示指示,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进行监督。例如,在推进集体协商制度、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工会需要发挥积极作用,确保用人单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实际工作中,在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时,工会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要深入调研了解情况。在发出提示函之前,工会应当深入一线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劳动者的权益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调研,工会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为发出提示函提供有力的依据。
其次是撰写提示函内容。在撰写提示函内容时,工会应当明确指出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和违法行为,并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和期限。同时,工会还应当告知用人单位不整改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和责任。
最后是送达并督促整改。工会应当将提示函送达给用人单位,并督促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在整改期限内,工会应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了解整改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果用人单位未能按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工会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报上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调查处理。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是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发出提示函时,工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并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和期限。同时,工会还应当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和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繁荣的劳动关系环境。
于长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