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咨询量增加,一般不建议45岁以上女性尝试
2024-06-03 13:00:11
上海辅助生殖进医保后:
门诊咨询量增加,一般不建议45岁以上女性尝试
“从5月21日发布‘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政策以来,我们这里的患者咨询量明显增加了,增幅在5%—8%之间,大部分都是35岁及以上的高龄女性为主,外地患者咨询量也多了。”5月31日晚,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2024年6月1日起,上海将“取卵术”、“胚胎培养”、“人工授精”等12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新政开始执行。
“随着政策的落地,前来辅助生殖门诊就诊的患者,最关心的是哪些项目纳入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基本一半来咨询的是外地患者,至于能报销多少,我们往往会告诉他们这个按照国家异地就医‘就医地目录,参保地待遇’的规定,也就是说都可以根据上海医保目录进行报销,但报销比例需要根据当地的报销比例来定,每个地区都存在报销比例的差异。”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淼鑫说。
咨询患者多在35—40岁之间,有人为等医保推迟治疗
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5月下旬以来,前来陈淼鑫门诊的就诊患者平均年龄接近35岁,其中上海本地患者年龄则会更大一些,不少人都在35岁以上,其中一些人之前已经有过失败的辅助生殖经历,纳入医保的消息传开后,他们又来咨询“能不能再试试看”。
“最近基本每天都有患者来咨询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事,主要是问哪些项目纳入医保、报销比例多少等。还有不少患者在我们的病友微信群里留言,说看到这个政策发布后特别高兴,尤其是对那些准备尝试或者正在尝试管婴儿技术但还没有成功的人来说,这肯定是个好消息。”陈淼鑫表示,辅助生殖技术一个周期做下来费用大概在2—3万元,具体花费因人而异,平均每个人一个周期大多需要3万元的医疗开支,部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后,上海医保患者每人次可以省下约9000元的治疗成本。
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北院,到张婷门诊前来咨询辅助生殖的患者年龄大多在35—40岁之间,“最近这段时间,来咨询的外地患者很多,其实在此之前,我们生殖中心的患者也大多为外地患者,特别是一些反复试管助孕失败的疑难患者。此次政策发布之际,上海市医保局也专门就异地患者就医报销的情况作出了解释,这些患者可以根据‘就医地目录、参保地待遇’的原则进行报销。”张婷进一步指出,这就意味着如果这名在上海就医的患者,其所在的城市没有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但其仍然可以在当地进行医保报销,报销比例根据参保地的规定来,“多少都能报销一些,对每个患者来说,经济负担总是能减轻一些的。”
专家不建议50岁以上女性再尝试辅助生殖
尽管上海将部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了医保,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实践中往往对辅助生殖技术患者的年龄上限有所要求。
“年龄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最大的因素。”陈淼鑫表示,35岁以下患者做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较高,而35岁以上则属于高龄,此后随着年龄增长,生育能力逐年下降,甚至可能出现断崖式下降。“一般情况下,50岁以上女性如果要做(辅助生殖)我们就会劝退,45岁以上其实我们也不建议继续做辅助生殖了,因为成功率很低,常常不到1%,同时开展这一项技术前,还要经过伦理讨论通过方可开展。”
针对辅助生殖技术一个人可以最多开展几次或几个周期,张婷坦言:“官方对此并未规定,这主要是根据各家医院辅助生殖中心质控要求来定,需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定,此前我们中心也有遇到过对生育很执着的患者,尝试了10多个周期,但反复失败的情况,我们也建议这类患者权衡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成功率,在成功率非常低的情况下,辅助生殖的意义也不大了。”
“我们还是建议大家适时生育,在医学上最佳生育年龄是在30岁之前,这个阶段卵子质量好、母体各方面状况好、生育质量也是最好的,另外子代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晚婚晚育面临的子代出生缺陷等问题也会更多。”张婷表示。
彭思思